合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产经观察·关注数字产业集群③)
 日期:2022-12-14   浏览:786   来源:红色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走进广东深圳TCL华星t6智能工厂,无尘车间内,第十一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片片玻璃被机械臂轻轻提起,经过镀膜、蚀刻、灌晶等上百道工艺流程,“变身”为90英寸高清液晶面板。

“厂区总面积比6个足球场还大,每天生产数万块面板,许多的环节实现了智能制造。”TCL华星高级副总裁陈盛中举例,制造液晶面板,需要查找显示屏上的微小电路缺陷,以前工厂要请上百人来做,现在依靠人工智能检测系统,效率提升了15倍。“准确性更高,而且只需10个人辅助就能完成。”

高清显示、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软件、工业互联网……作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重镇,同时也是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重镇,2021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0.5%,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在此交汇融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坚定

“传统工厂在生产制造、管理运营等方面已经跟不上新形势,必须依靠数字化来应对”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创维5G+8K柔性智能工厂里,有一条“智能1号线”。这条运行15年的老产线,却一点看不到“老样子”。

看仓储,数千种原材料由机器人精准识别、自动搬运;

看生产,自动点胶、自动检补焊、自动封箱,多种机器人紧密配合;

看运维,8K摄像机、8K+VR眼镜连上5G信号,实施远程维修……

“这是我国第一条完成智能化改造的彩电生产线。”创维集团总工程师吴伟说,作为龙头企业,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工厂在生产制造、管理运营等方面已经跟不上新形势,必须依靠数字化来应对。”

满足消费需要,研发流程要缩短。吴伟分析,消费者会对厂商提出更多个性化要求,以前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传达到研发部门,如今打通数字化平台,消费意见直达企业研发。

适应市场变化,制造流程要改造。“拓展海外市场后,许多国家市场偏小,生产变成了小批量、多批次,对生产线提出了柔性定制要求。”吴伟说,运用5G专网、云网融合,创维的同一条生产线可生产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转产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

降低综合成本,管理流程要完善。以前各工厂之间数据互不连通,同一工厂也有数十套不同系统,而且数据依靠人工提取分析。TCL华星搭建移动办公平台后,各业务数据都能一键查询,极大提升了集成化管理水平。数字化为降本增效提供了优质工具。

数字化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也给整个产业集群带来好处。

海能达通信深圳工厂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对讲机生产基地。制造对讲机需要上千个元器件,对应数百家供应商,考验着协同配合能力。

“以前发邮件告知供应商预计交货的数量和时间。如果订单临时产生变化,很难及时反应调整。”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萌介绍,去年公司上线数字化供应商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协同效率。供应商能更快按需备料,制造商也能及时跟进供应商发货进度,第一时间投产。

数字化还能更好把控供应链质量。孙萌解释:“原先物料入库才能质检,现在零配件合不合要求、良率如何,供应商发货前我就能提前获知并干预,既提升质量,又省时省力。”

优在数字产业化基础坚实

“深圳聚集了一批对口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对制造业升级改造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呈现出软硬双驱、数实融合的发展特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能快速推进数字化,是因为深圳聚集了一批对口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赛昇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南分析,“这些数字服务型企业对制造业升级改造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工业富联的深圳工厂,上料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物流智能化,厂房不必开灯,能实现全自动作业。支撑这座“熄灯工厂”的,就有腾讯WeMake提供的数字底座。

腾讯云副总裁、智能制造负责人曹磊介绍,工厂生产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其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优化生产的新方案。“比如通过分析机床刀具的数据模型,预测其损耗状况和更换周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停产维修的影响。”如今,腾讯WeMake已服务42万家制造企业、覆盖26个行业、开放超过4900个工业应用,有效帮助降低制造业数字化门槛。

除了大型数字服务商,“小而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也在深圳遍地开花。

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模具及精密零部件数字化服务。“模具是制造业的‘工业之母’,我们花费20年时间,建成了累计超百万条精密制造工艺信息的数据库,破解了模具制造质量低、交付慢、依赖人工等难题。”模德宝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成亚飞说,企业已帮助电子信息行业超过50%的核心企业进行产品创新。

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耕通用工业设备数智化运维与数智化节能。蘑菇物联制造工厂端事业部总经理谢波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云智控,能实现中央空调、空压机等设备预测性维护和智能调控,在一家电子企业投用后,仅一年就节省电费超200万元。

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工业数据应用,已沉淀近3万个工业模型,积累了成熟的工业软件开发能力。格创东智驻华星IT交付中心客户成功部部长刘丰洋说,“曾经,半导体等行业普遍依赖国外工业软件,经过潜心钻研,我们实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核心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深圳为何能孕育出如此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制造集群密集,市场需求庞大。刘丰洋表示,深圳及其周边形成了许多中高端制造业集群,比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产品精度要求更高,电子产品更新迭代较快,就需要企业不断提质增效,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满足这类需求。

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坚实。深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深圳5G基站数已达6.4万个,5G基站密度全国领先,5G商业部署和规模化应用成绩突出,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政策环境优越,转型支撑有力。“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数字经济产业,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创新人才政策,也吸引着高端要素聚集。”谢波说,公司的工业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就是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关部门还打造了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促进业务加快拓展。

重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搭建更多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数字赋能平台,壮大复合型人才队伍”

继续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还有哪些堵点需要打通?哪些难点需要破解?

从供给看,一些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虽然有数字技术,但对工业制造不了解,导致数字产品不符合实际需求。

“供需不匹配,主要是因为缺乏连接‘桥梁’,也就是复合型人才。”刘丰洋透露,目前国内既懂工业又懂数字化的人才还很少。“做工业互联网不能只会写代码,现代工厂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流程,必须深入厂房研究每个具体场景,量身定制。”

从需求看,部分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实现了数字化,但还有不少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清晰、不准确。

对传统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意识亟待加强。“产业集群想实现高效协同,需要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数字化水平。”成亚飞说。

“数字化转型需要制造企业由内而外来推动,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谢波认为,随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型制造企业也应主动把数字化能力植入发展策略中,在降本提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运用数字化重塑管理、驱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两化融合并非一蹴而就,制造商与数字化方案供应商,均需扎根实业、矢志攻坚。当前,各地各部门推出了不少数字化奖补扶持政策,不乏急功近利的企业为追逐补贴而盲目推进改造,留下“数字烂尾工程”。“工业软件在开发初期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很难追求营收和利润,而且工业领域有很强的行业属性,只有耐得住寂寞、长期坚守,才能解决真问题,赢得长远发展。”成亚飞说。

李京南建议,“有关部门应搭建更多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数字赋能平台,壮大复合型人才队伍,引导更多中小企业更好融入数字化转型。”

深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已成立工业软件联盟、工业互联网联盟等一批行业机构,并持续运营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这些公共平台将促进中小企业融入数字产业生态。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圳抓紧推进产教融合,当地已建立工业互联网学院,并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为数字产业集群输送更多跨行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本报记者 王 政 邱超奕)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多地精准助企纾困全力推动复工复产下一篇:2022年中国经济观察丨听!这是创新的声音>
0.03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