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多措并举着力破解难点堵点提供优质医养结合服务
 日期:2022-11-04   浏览:1300   来源:红色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着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促进医养结合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有报告显示,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如何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照护服务?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服务

“来,我看看您的情况。”在北京市福祉之家养老院,隆福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生范月英正为金大爷检查身体,并仔细查看了老人的抽血化验单,“各项指标还行,湿疹有些反复发作,但没有以前那么严重。”根据化验结果,范月英为金大爷调整了药物,又叮嘱了几句。

70多岁的金大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长期行动不便,去医院检查、拿药非常困难。现在,不仅有范大夫定期上门巡诊,平时他遇到小病,也可以通过北京市隆福医院的绿色通道挂号拿药。

自2011年起,北京市隆福医院开始探索医养结合服务,与毗邻的养老院开展签约合作,提供日常巡诊、双向转诊等一体化服务。范月英告诉记者:“很多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很大,比如定期换胃管、定期抽血检查,医养结合有效解决了老人的难题。”

目前,全国多地正在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医养结合新途径。据了解,各地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等不同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例如,福建省三明市将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同址规划建设,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护理。

“要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的医养结合服务。”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认为,医养结合中的“医”,不仅仅是疾病诊疗服务,还包括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预防保健、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

今年6月,80多岁的邱大爷在北京双桥恭和家园养老社区的家中不慎摔倒,按了紧急呼叫按钮后,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立即到场诊察,经诊断存在骨折,给予简单固定防止二次损伤,并联系120救护车转诊到上级医院检查。恭和家园负责人齐英林说,从初步诊断、转诊到术后给予老人康复治疗和生活护理,医疗服务需要融合在养老照护中,服务的一体化和专业性缺一不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养老院配备了一键呼叫和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一旦老人的心率等出现异常,呼叫系统会监测报警,护理人员就会及时赶到。”北京寸草春晖养老护理机构副总经理常宏玲说。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6492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近7.9万对;超过90%的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

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

“最近老人胃口不好,饮食减了不少,胰岛素还要接着打吗?”收到吉奶奶家属发来的信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吴芬芬立即回复:“要及时测血糖。如果胰岛素不变、饮食下降的话,容易引起低血糖,这方面要多关注。”

吉奶奶今年76岁,患有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与老伴一同住在家里。“吉奶奶如果有需要,家庭医生团队会给她组建家庭病床,定期上门开展医疗照护服务。”吴芬芬说。

“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的西湖区三墩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万,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有586人,尤其是部分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家属在居家医疗照护方面经验不足,导致发生褥疮、肺部感染等问题较多。居民非常希望家门口能有一家老年医疗照护病房,解决他们的困难。”三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珺珺说。

2018年开始,三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专门的医养照护区域,并与浙江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浙江医院选派医术精湛的医疗团队进驻,与中心的病区医疗团队一起打造全新的医疗照护模式。2021年,中心组建家庭病床160张,为居民提供了318次上门医疗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养老,居家医养结合需求旺盛。《意见》明确,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出积极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和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两项任务。

原新认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病房为主,老人在其中进行疗养,发挥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的作用,体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疗养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分级诊疗功能。

胡珺珺说,居家社区医养结合的重点是建立“家庭+社区+志愿者+医院”的运作机制,更好统筹资源,满足老人需求。

“我国居家医养结合需求旺盛,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居家医养结合供给仍然不足。”原新建议,进一步整合社区范围内分散的医养资源,创新社区医养结合模式。同时,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内容,普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档案。

促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发力

在多年的巡诊中,范月英遇到过很多复杂病情,涉及老年人的心血管、脑部等。需要处理的突发情况也很多,包括与老人、家属沟通病情等。

“没有经验的医生去了养老院,遇到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北京市隆福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红说,医生需要学习老年医学、缓和医疗、老年康复等专业知识,再加上临床经验的积累,才能承担巡诊任务。

对于养老机构来说,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也面临着很难招到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常宏玲告诉记者,虽然养老院里开设了医务室,但由于晋升通道狭窄等原因,很多医生不愿意长期在医务室工作。

人才储备不足,是制约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之一。原新建议,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医”和“养”两个领域下功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一些机构存在重养轻医等情况,比如养老机构开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专业性不强;医养机构签约合作多为一“医”对多“养”,医疗供给不足。

原新认为,有效扩大医养结合服务资源供给是关键。要优化医养结合模式,构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多层次医养结合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比如,新办医养结合机构涉及卫生健康、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实行“一个窗口”办理;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可以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有关部门从完善价格政策、加大保险支持、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税优惠等方面,优化了相关支持配套政策。

专家建议,实现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发力。要充分调动公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绩效考核方法,鼓励医务人员提供优质医养结合服务。同时,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杨彦帆)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4日 18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一篇:过渡期内每个脱贫县每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下一篇: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0.165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